close

  鵝媽媽童謠【Mother Goose】是英國民間的童謠集,中譯為鵝媽媽童謠集。這些民間童謠在英國流傳時間相當久,有的長達數百年,總數約有八百多首,內容典雅,有幽默故事、遊戲歌曲、兒歌、謎語、催眠曲、字母歌、數數歌、繞口令、動物歌等,英國人稱其為Nursery Rhymes【兒歌】,美國人稱其為Mother Goose【鵝媽媽童謠】,是英、美人士從孩童時代就耳熟能詳的兒歌。

  鵝媽媽童謠的創作方法是其他國家傳到英國的。當中包含的民間故事在1697年被叫做“母親鵝的故事”,且出現在短的吹牛大話或故事中。1729年,這些故事被轉變為英語。但是在1792年之後,當約翰(可以稱得上是鵝媽媽童謠的創作人)和他的公司已經發現出版這種書是有利潤的時候,他們決定出版收錄這些書。他們給鵝媽媽童謠的曲子起一些適當卻無意義的名字。這個1791年的Newbery(約翰的姓)版本是最早的《鵝媽媽童謠》,也是世界最早的兒歌集。它包含了五十二首詩,和每首以一個例子說明。

  對於鵝媽媽童謠流傳的時間眾說紛紜,無法確切定論。一般有兩種說法,第一是源自法國作家Charles Perrault在1697年寫的故事集Contes de ma mère l'Oye(Tales of My Mother Goose),之後由英國人收集編輯而成。不過也有十四世紀就出現的說法。因為大部分的歌詞為了順口的緣故,句末都會押韻,而有些字隨著時代不同會有不同發音。所以有人發現,某某歌的歌詞如果要押韻的話,應該用十四世紀的發音才對,因此就有從十四世紀開始流傳的說法。

  著名的「倫敦鐵橋倒下來」、「瑪麗有隻小羊羔」等童謠,都是所謂的鵝媽媽童謠。

  隨著時間的流逝,鵝媽媽童謠的內容不斷擴大,包涵數百首童謠,不過有少數歌詞內容相當的血腥,其最大的原因,即是由於東、西方對死亡的態度不同,東方人非常避諱談到「死」這個字眼或相關話題;西方人則相反,他們不畏懼談到關於死亡,甚至對於生死有關的教育皆是從小教起。不過鵝媽媽童謠中的歌詞,也可以從它的時代背景來看。
  18世紀的英國,發生了工業革命,促使資本主義產生,也造成嚴重的貧富不均與階級對立。使得大多數的人民成了資本主義的工具和犧牲品,他們大多生活困苦艱難,在這種人心動亂、生活環境差的年代,會出現鵝媽媽童謠裡的這類歌詞也不會是稀奇的事。有些歌詞是反應時代背景,有些歌詞則是反映了一部分的現實,發瘋的人、殺人犯、殺了父母​​的小孩、賣掉小孩的父母等等,在窮困的時代皆是常見的角色,把他們的故事寫進童謠中,也許當下的人們看了會無法接受,但那卻是一個歷史的悲哀。

  鵝媽媽童謠多次被引用至小說、電影裡。如著名的阿嘉莎‧克莉絲蒂《一個都不留》,是引用自「十個小黑人」;《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之獄門塾殺人事件》引用了「誰殺了知更鳥」等等。

 

《鵝媽媽童謠》作品
誰殺了知更鳥?
十個小黑人
 

【資料來源】
鵝媽媽童謠_百度百科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